京劇是中國主要戲曲之一,梅蘭芳從8歲開始學戲,在50餘年的表演生涯中,除了精心鑽研傳統戲曲,打下深厚的基礎,也勇於創新,提高京劇旦角演唱和表演的藝術,以至於後來發展為中國戲曲表演的傑出流派「梅派」,在國內外皆享有盛譽,成就非凡。
東方觀點  

東方觀點 京劇

京劇

【摘  自】中國大百科全書
【漢語拼音】jingju
【中文詞條】京劇
【作  者】馬彥祥 鈕驃 蘇移

知識分類:分類檢索 / 戲曲‧曲藝 / 戲曲 / 戲曲聲腔劇種 / 〔主要聲腔劇種〕/ 京劇

戲曲劇種。清光緒年間形成於北京(一說形成於道光年間)。其前身為徽劇,通稱皮簧戲,同治、光緒兩朝,最為盛行。道光年間,漢調進京,被二簧調吸收,形成徽漢二腔合流。《燕京歲時記》載:“咸豐以前,最重崑腔高腔……咸豐以後,專重二簧。”其中所提二簧,即指包括西皮在內的皮簧戲。王夢生《梨園佳話》稱:“徽調者,皮簧是也。”可見在民國初年還有人把皮簧稱作徽調。但嚴格地說,二簧與皮簧兩個名稱應有區別﹕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調,而皮簧則為包括西皮在內的新的徽調。至清末民初,通稱皮簧戲。光緒、宣統年間,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,因京班所唱皮簧與同出一源、來自安徽的皮簧聲腔不同,而且更為悅耳動聽,遂稱為“京調”,以示區別。民國以後,上海梨園全部為京班所掌握,於是正式稱京皮簧為“京戲”。“京戲”一名,實創自上海,而後流傳至北京。

在皮簧戲衍變為京戲的過程中,同治、光緒年間皮簧班中改笛子為胡琴,統一了伴奏樂器以後,陸續出現了一批著名演員。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都善於吸取其他地方戲的各種優點,並在藝術形式方面敢於進行革新嘗試,形成了皮簧戲舞台上爭奇鬥勝、百花齊放的局面,迅速促進了皮簧戲的發展,終於形成一個嶄新的劇種──京劇。近百年來,這個劇種遍及全國,已成為中國影響最大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劇種。一度稱“平劇”,後稱京劇。

由二簧衍變為京劇 

徽秦合流 清初,京師梨園最盛行的是崑腔與京腔(源出弋陽腔,簡稱弋腔,亦稱高腔,傳至北京的稱京腔),到了乾隆年間,這一局面開始發生變化,各種地方戲曲藉著為乾隆及皇太后祝壽之名,紛紛進京獻藝。趙翼《簷曝雜記》中提到乾隆十六年(1751)皇太后60壽辰祝壽的盛況,說:“自西華門至西直門外高梁橋,每數十步間一戲台”,“南腔北調,備四方之樂,侲童妙伎歌扇舞衫,後部未歇,前部已迎。左顧方驚,右顧復眩”。又說:“後皇太后八十萬壽(乾隆三十六年)、皇上八十萬壽(乾隆五十五年),聞京師巨典繁盛,不減辛未(乾隆十六年)。”文中所說“南腔北調”,當即指各種外來的地方戲曲。............看全文
西方觀點  

西方觀點 京戲

京戲
ching-hsi


【摘  自】大英百科全書
【中文詞條】京戲
【外文詞條】ching-hsi

知識分類:人文藝術:戲劇


京戲《真假美猴王》劇照
Copyright Wu Gang/Liaison International
亦作Beijing opera或Peking opera,又稱平劇、京劇。

京戲是中國戲曲的主要劇種。安徽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傳入北京後,融合京腔、昆曲、梆子腔等的劇目、表演、音樂逐步演變而成。它集各種地方戲之所長,又富有北京地方特色,19世紀末葉開始流行全國。京戲唱腔以西皮、二簧為主。另有西皮反調(習稱反西皮)、二簧反調(習稱反二簧)以及南梆子、四平調、吹腔、高撥子、南羅等唱調。伴奏樂器以京胡為主,二胡、月琴、三弦為輔。有的唱腔及樂曲以嗩吶、笛等伴奏。打擊樂器有單皮鼓、檀板、大鑼、小鑼、鐃鈸、堂鼓、星子等。

京戲表演講究唱、做、念、打並重,常用虛擬動作,重視情景交融,聲情並茂。在武打中融合許多武術技巧,技術要求很高。常用白、紅、黑以及金、黃、綠、紫等顏色在臉上勾畫各種臉譜來突出人物性格,表示人物的忠、奸、善、惡。角色行當分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5大行,各行又細分若干角色。傳統劇目有1,300多個,流行的有《將相和》、《宇宙鋒》、《群英會》、《空城計》、《貴妃醉酒》、《野豬林》、《拾玉鐲》、《三岔口》、《追韓信》、《打漁殺家》等。近年來,無論在傳統劇目的整理、改良,或表演方式、舞台布景的設計上,都頗具新意。從1919年梅蘭芳第一次赴日本演出以來,京戲團體曾多次出國演出,在國外有廣泛的影響。
知識補給站  

梅蘭芳 Mei Lanfang

【摘  自】大英百科全書
【中文詞條】梅蘭芳
【外文詞條】Mei Lanfang

知識分類:人文藝術:戲劇
     人文藝術:人物小傳


梅蘭芳演出《貴妃醉酒》
CEB供圖
(1894.10.22~1961.8.8)
亦作Mei Lan-fang。


中國京劇演員。本名瀾,亦名鶴鳴,字畹華,別署綴玉軒主人,蘭芳為其藝名。原籍江蘇泰州,生於北京一京劇世家。4歲失怙,8歲學藝,習正工青衣,11歲登台,13歲搭喜連成科班演戲。50年中上演劇目近四百齣。1915年起編演新戲《一縷麻》、《鄧霞姑》。後又演崑曲《思凡》、《春香鬧學》等,並改傳統戲裝為古裝仕女服飾,採用燈光、布景,編演《天女散花》、《黛玉葬花》、《霸王別姬》、《西施》、《廉錦楓》等,當時稱為「古裝新戲」。與琴師徐蘭沅、王少卿合力革新唱腔、唱法,增添二胡為伴奏樂器,融會青衣、花旦、刀馬旦演技創造新的旦行「花衫」,發展為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的傑出流派「梅派」。京劇、崑曲皆所擅長。扮相端麗,唱腔圓潤純正,台風雍容大方,善於刻畫人物,旦行尊為一代宗師。

1919、1923年兩次赴日本演出《天女散花》、《御碑亭》等劇。1930年初在美國演出《汾河灣》、《霸王別姬》等劇,獲頒榮譽博士學位。1935年赴蘇聯演出《打漁殺家》、《貴妃醉酒》、《西施》的「羽舞」等,蘇聯戲劇家曾備加稱道。1931年「九一八事變」後,編演《梁紅玉》、《生死恨》、《抗金兵》等劇目,藉助歷史故事激勵愛國情操。抗日戰爭時期困居日軍占領的上海,數度堅拒演出。1949年時滯留上海,後擔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、中國京劇院院長、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。1956年率京劇代表團赴日本演出。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同年演出《穆桂英掛帥》,為晚年傑作。代表劇目有《宇宙鋒》、《貴妃醉酒》、《霸王別姬》、《斷橋》、《遊園驚夢》、《鳳還巢》、《抗金兵》、《穆桂英掛帥》以及《天女散花》等。拍攝影片有《生死恨》、《梅蘭芳舞台藝術》、《遊園驚夢》。1961年5月31日演出《穆桂英掛帥》,為其告別式登台。同年8月8日病逝於北京。有《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》、《梅蘭芳文集》及傳記《舞台生活四十年》。
 
 
古裝

【漢語拼音】guzhuang
【中文詞條】古裝
【作  者】蘇石風

知識分類:分類檢索 / 戲曲‧曲藝 / 戲曲 / 戲曲舞台美術 / 〔戲曲人物造型〕/ 古裝

區別於傳統戲衣的表現古代女子的新式戲曲服裝。1915年由梅蘭芳始創。先在《嫦娥奔月》等神話戲中進行嘗試,後擴大運用於紅樓戲及其他新戲中,塑造了嫦娥、林黛玉、虞姬、洛神、西施等一係列藝術形像。這類服裝,是以古仕女畫和雕塑為參考,結合歌舞表演的需要設計、製作的。它與傳統戲衣相比,主要有如下特點:1.傳統的旦腳服裝總是衣長裙短,古裝則是衣短裙長;2.傳統的扮法,裙子多繫在上衣的裡面,古裝則相反,裙子多繫在上衣的外面,從而加強了胸、腰部位的刻畫;3.傳統的寬袖戲衣的袖子是肥而且直的,古裝的袖子,從肥大的袖口往上窄,窄到抬肩,愈收愈小,做成斜角形,其水袖也比一般戲衣的要長些(也有不用水袖的);4.古裝在用料、用色和花紋裝飾上,也比傳統戲衣輕盈、澹雅、瀟灑。此外,穿古裝時,髮式也作了改變,不梳傳統的“大頭”,而梳“古裝頭”,其特點是﹕髮髻不在腦後而在頭頂,梳成“呂”字形或“品”字形等,後面用披著的長髮代替“線尾子”。這些裝扮,為京劇舞台表現古代女子增添了新的樣式,也影響到其他戲曲劇種。梅蘭芳認為,不能全拿它來代替傳統的扮相,“兩者可以並存”,以利於舞台藝術的多樣化(《梅蘭芳文集》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轉載自    智慧藏百科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UAN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